課程導入:
案例:美國碼頭工人大罷工
1、組織外部環境的變化(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
2、組織內部環境的變化(扁平化、人本化、適應性)
上篇: 團隊建設
一、管理學的進化過程
1、“人是機器”
——泰羅時代與福特流水線
2、行為科學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
——從霍桑實驗到豐田的“U”型線
3、東風西漸
——“Z”理論風暴與佳能“細胞式生產”組織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4、管理中對人的觀點的轉變
—— 俄亥俄模式與管理坐標
二、東方人的管理智慧——打造無敵團隊
1、團隊的概念與特征
團伙與團隊的差異:
案例:宋江和唐僧誰適合當領袖?
團隊運作的三類人:
佳片共賞:《亮劍》中的三種團隊
管理三部曲
草商—儒商—哲商
人格—制度—文化
2、企業團隊建設的誤區
全盤西化
過度完美
追捧明星
急功近利
超級管理
3、中國式的管理智慧
如何克服“破窗效應”
三才之道——水火既濟
三、什么是執行力
1、問題:執行力的衡量標準——
員工:按質按量按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
組織: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位。
執行力就是企業中間層理解并組織實施的能力。
2、沒有執行力的團隊
高層怨中層、中層怪員工、員工罵高層
3、中層主管的作用
中層主管既是執行者,又是領導者。其作用發揮得好,是高層聯系基層的一座橋梁;發揮得不好,是橫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一堵墻。 企業決策層對各種方案的認可,需要得到中層的嚴格執行和組織實施。如果企業全體中層隊伍的執行力很弱,與決策方案無法相匹配,企業的各種方案是無法實施成功的。
四、執行力的核心:人才
1、問題:
執行結果與目標之間總是存在差距?主觀上總是覺中層和基層執行力不到位?
案例:企業航母的崩盤說明什么?
一是瘋狂擴張;二是疏于管控;三是各級管理者的執行力不到位
2、如何檢查下級的執行力?
誰是總指揮?是否有權利調度一切?事前有沒有工作派遣單?是否把高層的愿望解碼成每個人要做的事?是否人人緊盯過程并且隨時調整?是否已經養成自動回報的習慣?是否在一定的時段,對失誤、疏忽、敷衍、損害等。
誠實地總結一下:是否撤換錯誤的人選?
需要重新思考的兩個問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還能行得通嗎?
3、如何挑選有執行力的人?
自動、自發。注意細節;為人誠信、負責;善于分析、判斷、應變;溝通能力;樂于學習、求知;創新力;具有創意;韌性、對工作投入;人際關系(團隊精神)良好;求勝欲望強烈
五、需要與動機
1.需要及其特征
“需要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生活和發展條件的必要性,它反映有機體內部環境和外部生活條件的穩定的要求”——波果斯洛夫斯基
需要的特征
需要有指向性,總是指向能滿足需要的客體或事件。
需要是個性積極性的源泉,是人活動的動力。
2.動機
動機是推動人去從事某種活動的內部動力。
動機是一種內部刺激,是個人行為的直接原因。
動機為個人行為提出目標。
動機為個人行為提供力量。
動機使個人明確其行為的意義。
3.影響動機的因素
興趣愛好
價值觀
抱負水平
六、有效激勵
1、激勵是什么?
需要→驅動→誘因
經常性的培訓需要→產生動力→激勵(滿足需要的手段)
激勵不是什么?
激勵不是操作方法:例如:老板制訂一個目標,明知員工達不到目標,讓他去做。認為其完不成,但員工努力了,公司耍無賴,員工集體跳槽,造成很大的副面影響。
2、激勵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如何解釋:吃肉與罵娘
現在的安全需要缺乏,是中國儲蓄的主要原因,需鼓勵大家花錢,必須要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對馬斯洛理論的評價:
橫向:是成立的,縱向:是錯誤的,得不到印證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滿意的對立面------沒有滿意
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的區分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利用強化:告訴實驗者你不合格,但還是 要用你,所以員工會加班工作,計時者:提高編發稿件的質量,計件者,減少數量,提高質量
強化程序的安排:
3、自我激勵的方式
離開舒適區
調高目標
自我意識調控
告別不良心態
下篇:有效溝通
一、溝通的概念
溝通:一般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
溝通包含四個要素:
信息源
信息
通道
接受者
二、人際吸引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熟悉
近鄰
相似與互補
個性特征
三、奇妙的非語言交往
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是以身體動作表示意義的信息系統。
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是指交往過程中個體由于心理因素的影響而與他人在地理空間上保持的距離。
人際距離實際上是使人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的“緩沖地帶”,一旦受侵犯,就會產生兩種本能反應:覺醒反應;阻擋反應
改善非言語溝通的技巧
保持目光接觸;偶爾點頭表示贊同;微笑并表現熱情;傾向說話者;保持中等語速
語調沉穩
四、人際關系理論
人際關系是人們在進行物質交往或精神交往的過程中發生、發展、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自我的分層
情趣愛好;態度;自我的人際關系和自我概念;隱私;絕對隱私
人際關系發展階段
1、定向階段
2、情感探索階段
3、感情交流階段
4、穩定交往階段
人際關系的原則
交互原則
功利原則
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平等原則
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1.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2.暈輪效應
3.刻板效應
4.定勢效應
5.投射效應
協調人際關系的具體策略
1.重視良好**印象的建立;
2.換位思考。
3.善用贊揚和批評。
4.主動交往。
5.移情。
6.幫助別人。
人際沖突的過程
沖突潛伏階段、
沖突知覺階段、
沖突感受階段、
沖突外顯階段、
結果階段。
維持友情的方法
避免爭論 尊重別人的意見
避免直接的指責
自己錯了,很快坦率承認
真誠地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理解別人
批評的藝術
批評從稱贊和誠摯感謝入手
批評前先提到自己的錯誤
間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錯誤
領導者應以啟發而不是命令來提醒別人的錯誤
讓別人保住面子
卡耐基:讓人人都喜歡你
真誠的對別人感興趣
微笑
多提別人的名字
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
談符合別人興趣的話題
讓別人感覺他自己很重要
五、溝通之法
1、溝通的內容
情趣愛好
態度
自我的人際關系和自我概念
隱私
絕對隱私
2、如何與上司溝通?
了解上司的性格與工作習慣
向上司報告的不僅僅是問題,還有解決的方案
選擇**時機向上司提出自己的意見
依上司的指示行事
不要在背地說上司閑話
3、與下屬溝通的技巧
做民主型領導
有效發布指令
情感投入
批評的藝術
結束語:
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時,就要學會適應環境。
當我們不能改變別人時,就要改變自己。
當我們無法得到時,就要學會放棄。
當我們感到沒有意義時,珍愛自己就是我們人生**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