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課程背景
TTT(Train The Trainer),意為培訓者之培訓。它是企業內部培訓師、管理者必修的課程,本教程按照培訓師的職業標準對培訓管理者進行全面專業訓練,幫助培訓師更專業,幫助管理者提升領導力和影響力。
本課程的設計以培訓課程的形式進行,但同時也為內部培訓講師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礎。課程不僅使培訓管理者對整體內部培訓師的能力有初步的了解,而且培訓管理者可以根據此選擇后續的工作方式, 如可跟蹤學員的改進計劃, 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制作內部培訓師的考評體系等。
授課對象:企業內部兼職、專職培訓師
課程時間:2天
授課方式:原理講授 大量模擬演練
n 課程目標
u 幫助企業內部培訓師了解培訓行業的發展,及培訓理念,明確企業內部培訓師的角色與任務
u 學習專業化的培訓課程內容的組織技巧,能夠把知識清晰的轉化成培訓內容
u 運用專業的授課技巧,使培訓課程生動而不散亂,以保證培訓效果的**大化
n 課程價值
講師強化訓練是在傳統TTT培訓課程的基礎上增加的一種訓練形式,這種訓練形式**講師對學員“手把手”的教導,幫助學員能夠在短期內**強化訓練掌握和運用作為講師的工作技能。即:強調“該講的講清楚,能講的講精彩”,使學員從原來的“我明白”提升為“我能做”。以期達到:
2 幫助學員強化鞏固課堂所學
TTT課程作為一門技能類課程,**重要的是能夠讓學員在課程結束后上臺授課。通常狀況下,**培訓課程,學員普遍能夠領悟到課程中的知識和技能點,并且能夠**課程進行過程中短時間的練習掌握作為一名培訓師一些常見的、基礎的技巧。但是,如果希望能夠做到系統、完整地講授一門課程則需要自己反復的練習。而強化訓練就是考慮到學員學習吸收的特點,并且結合學員學習的記憶曲線,做到“趁熱打鐵”,在學員學習過程的每一天進行強化訓練,從而促進學員的消化和掌握。
2 完成從“聽”到“做”的轉變
技能課程的**大效果是讓學員能夠獨立運用。強化訓練就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而設置的。標準的TTT培訓原則上學員人數應該安排在12人以內,時間5-7天,每一輪練習都會讓所有的學員上臺來,并且進行錄像回放點評。但本項目由于時間和人數的限制,在課堂上幾乎無法做到讓每個人不斷地練習,更無法使老師能夠根據每個學員的不同點進行針對性指導。強化訓練正是這樣的機會:讓學員充分反復的練習,讓講師能夠針對學員的每一次練習,每一個主題“手把手”的教導。從而幫助學員完成從“聽”到“做”的轉變。
2 **訓練,學員可以進行“照貓畫虎”的講授
任何一個偉大的畫家都是從臨摹別人開始的。就象繪畫是需要天賦一樣,做一名杰出的培訓師同樣需要天賦。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具備良好的講師天賦的學員僅僅能占到20%,甚至還不到,那么剩余80%的學員想要成為優秀的培訓師也同樣需要經過一個“臨摹”的過程,即從練習一些程序化的語言開始。在經過反復練習后,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授課風格。TTT的強化訓練,就是給大家提供這樣一個“臨摹”的機會和形式,講師為每個學員設計符合其自身特點的語言、風格;學員**反復練習加以鞏固。
n 課程大綱
**部分:角色認知篇
1. 培訓的定義
1.1 培訓-教育-學習的關系
2. 培訓師的角色要求
3.1 科學家
3.2 實踐家
3.3 表演家
3. 培訓師的角色任務
3.1 服務于企業
3.2 服務于學員
第二部分:基礎訓練篇
1. 聲音的訓練
1.1 訓練聲音質量的口腔操
1.2 音量的要求
1.3 語速的基本要求
1.4 語氣語調的對象感訓練
2. 克服緊張情緒
2.1 懼怕臺前演講的四種心理
2.2 克服緊張情緒的四個準備:內容、心理、生理和人際關系的準備
3. 講故事
3.1 好故事的要素
3.2 講故事的訓練
第三部分:授課篇
1. 授課前準備
1.1 備課準備
1.2 行政準備
2. 授課流程
2.1 開場白的四要素
2.2 開場白的設計與練習
2.3 課程主題內容的講授與引導
2.4 結束語的要素與設計
3. 授課技巧
3.1 身體語言的訓練
3.2 舉例與類比的應用
3.3 視聽材料使用
3.4 破冰活動的組織
3.5 **提問引導互動
3.6 小組討論的組織
3.7 時間控制技巧
4. 培訓效果評估
4.1 一級評估:反應層面的評估
4.2 二級評估:知識層面的評估
4.3 三級評估:行為層面的評估
4.4 四級評估:績效層面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