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社會文明的體現,也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標志。要使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禮儀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內容。
通過《禮儀規范教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禮儀的起源、功能、原則、表現形式。以及禮儀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意義。學會在日常學習、生活交往中以禮儀為指導,約束自己的言行,讓學生能夠形成高尚的處事行為和處事的態度,成為一個懂禮儀、講文明的人。
【課程大綱】
**章:禮儀概述
【教學目的】
**教學使學生了解禮儀的起源、功能、發展及學習禮儀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禮儀的起源、功能、原則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學習禮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
1.明禮
2.禮儀的淵源
3.禮儀的原則
4.學禮
第二章:校園禮儀
【教學目的】
1、**教學使學生了解和學會在校園內不同場合人際交往過程中所應掌握的基本禮儀規范。
2、**教學使學生能正確運用恰當的禮儀規范處理好師生間、同學間的人際交往。
3、**教學使學生在課堂、宿舍、食堂及校園各類慶祝、典禮上,學會并自覺運用良好的禮儀規范,享受健康美好的校園文化生活帶來的愉悅。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與同學、教師相處的禮儀規范。
【教學難點】 用所學校園禮儀約束自己、要求自己,與教師、同學和睦相處
【教學內容】
1. 課堂禮儀
2. 教師辦公室禮儀
3. 學校典禮、慶祝活動禮儀
4. 同學間相處的禮儀
5. 宿舍禮儀
6. 食堂就餐禮儀
第三章 家庭禮儀
【教學目的】
1、**教學使學生了解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教學使學生在招待客人、去別人家做客時能運用所學禮儀規范,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享受與人成功交往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孝敬父母長輩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2、讓學生了解同輩相處要主動謙讓、彼此愛護
【教學難點】
自覺運用所學禮儀規范,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教學內容
1、孝敬尊重長輩
2、同輩要禮讓
3、禮貌待客與拜訪
4、鄰里間和睦相處
第四章 舉止禮儀
【教學目的】
**教學使學生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能做到舉止有度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標準的舉止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得體的舉止為自己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體現出敬人律己的良好修養
【教學內容】
1. 標準的站姿
2. 標準的坐姿
3. 標準的走姿
4. 優雅的蹲姿
5. 優雅的手姿
6. 微笑
7. 眼神
第五章 生活禮儀
【教學目的】 **教學使學生提高文明程度
【教學重點】
1. 讓學生掌握著裝的技巧
2. 讓學生掌握各種場合應遵守的行為規范
【教學難點】 讓學生自覺運用生活禮儀提高個人禮儀修養
【教學內容】
1、服飾禮儀禮儀
2、餐飲禮儀
3、交通禮儀
4、生日、婚喪禮儀
5、公共場所禮儀
6、公共娛樂場所禮儀
7、探病就醫禮儀
8、饋贈禮儀
第六章 交往禮儀
【教學目的】 **教學使學生了解與人交往中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常見的致意禮節
【教學難點】 讓學生自覺運用所學交往禮儀,與他人友好相處
【教學內容】
1. 致意禮節
2. 介紹禮儀
3. 名片禮儀
4. 稱呼禮儀
5. 書信禮儀
6. 網絡禮儀
7. 言談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