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2~3天)
開篇:三個問題思考個人、團隊、工作及人生
我要去哪里?
我是誰?
我怎么去?(德魯克)
**講 導論:勇于改變自我,勇于突破思維定勢,是成功的起點
一、 問題思考,新形勢下我們面臨的變化與挑戰
1. 如何應對變化:
2. 突破思維定勢,由內而外地改變自己
A. 觀念是行為和態度的根本
B. 正確觀念:原則與價值觀
C. 觀念轉移——態度、行為的轉變
二、 高效能人士提升轉變的三個層次:
依賴他人—獨立—與人互賴共贏
第二講:個人篇,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從依賴他人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一、習慣1:主動積極 勇擔責任
1.為自己負責,選擇決定命運
2.什么是真正的主動積極?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思維模式
3.主動積極的人案例分享與討論
4.關注圈與影響圈
5.管理案例:一個區代總經理的困惑
6.互動訓練:你該負多少責任?什么是真正的擔負責任
7.“主動積極、勇擔責任”的修煉要點:原則、觀念和行為程序
二、習慣2:確立目標,一切圍繞目標而行動
1.互動,我到底要什么?
2互動,.對于親朋、同事、團隊、組織,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
3.我在團隊內、組織內、生活上的人生劇本
4.事物的兩次創造:對期望結果的構想、對期望結果的行動,要什么—怎么要
5.企業的目標是什么?作為企業內部的員工如何去構想?如何去行動?
6.“確立目標、以終為始”的修煉要點:原則、觀念和行為程序
三、習慣3:抓住關鍵,要事**,分清輕重緩急
1.帕累托原則
2.不同事物的分類及定義
3.中國總部某培訓經理的案例分享:急事是怎么“急”起來的?
4.輕重緩急的判別原則:重要性為主要考慮因素
5.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不緊急的事物的處理技巧
6.“抓住關鍵,要事**” 的修煉要點:原則、觀念和行為程序
第三講:人際篇:持久穩固的人際合作
一、 習慣4:合作共好,雙贏思維
1.互動游戲:贏得越多越好
2.信任與情感賬戶
3.人際哲學六貌(含職場合作)及分析
4.雙贏思維的基礎:雙贏人格(誠信、成熟、豁達)
5.雙贏思維的保障:雙贏協議
6.“合作共好,雙贏思維”的修煉要點:原則和觀念
二、習慣5:高效溝通 知彼解己
1.高效溝通的原則
2.同理心傾聽技巧
3.溝通者的四個錯誤定位
4.案例分析:王志與易中天、巴頓將軍的故事、醋桶婦人的故事、國學教授在美國
5.“高效溝通、知彼解己” 的修煉要點:原則和觀念
三、習慣6:整合差異,協作增效
1.協作增效的精髓
2.正確看待人和人之間各項差異
3.協作增效5要點
4.尊重差異:相同不是統一 統一不等于團結
5.沖突管理的策略
6. “整合差異,協作增效” 的修煉要點:原則、觀念和行為程序
插入:儒家思想與習慣1、2、3、4、5、6
第四講:持續偏,螺旋上升,均衡發展
一、習慣7:持續改善 不斷更新
1.舒適區/挑戰區/恐慌區
2.人生、工作、人際等領域的產出和產能平衡的原則
3.從四個層面平衡/磨練自己,保持真正的持續均衡發展:
生理、情感、心智、精神
4.習慣的養成:見地、修正和行愿
5.七個習慣的相輔相成
6.“持續改善,不斷更新”的修煉要點:原則、觀念和行為程序
第五講:課程總結
用德魯克的5個問題問自己:
1.使命是什么?
2.顧客是誰?
3.顧客重視什么?
4.追求的成果是什么?
5.計劃是什么?